银行业盈利增速继续放缓 业务创新打造新增长点

银行业的盈利形势越来越严峻,在二季度盈利增速放缓的基础上,三季度依旧下滑。

在外需疲弱、产能过剩和去杠杆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银行业信贷需求不旺,信用风险加快暴露让银行业的盈利增速继续放缓。

面对盈利增速的下降,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在加快转型,通过对接国家战略、业务创新来加大盈利增速。

盈利增速持续放缓

三季报显示,银行业整体的盈利增速明显下降,而且大型银行盈利增速的下降尤为明显。从数据来看,五大行中除交行三季度的盈利增速超过1%,为1.01%外,其余大行的盈利增速均低于1%,工、农、中、建四大行的盈利增速分别为0.65%、0.57%、0.79%和0.73%。

对此,业内似乎也早有预计。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一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已经较去年同期下降12.2个百分点,而五大行净利润增速则降为1.49%。进入二季度后,银行业面临的经营形势依然严峻,银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商业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715亿元,仅与去年同期持平。而三季度盈利增速进一步下降,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压力进一步凸显。

对此,交行负责人表示,前三季度,面对宏观经济换挡减速、有效融资需求下降、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交行将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改革、转型发展”。

不过,与五大行三季度盈利增速的近乎停滞相比,尽管中小银行的盈利增速也有所放缓,但仍有相对不错的表现。数据显示,招商银行咨询、兴业银行咨询、光大银行咨询、浦发银行咨询盈利增速分别为5.89%、7.62%、2.37%和6.79%,而平安银行咨询、北京银行咨询、南京银行咨询的盈利增速更是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3%、12.26%和24.48%。

在利润增速的下滑因素中,不良资产的冲击首当其冲。国内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以及信用风险的加快暴露使得资产质量继续承压,为了加强风险防控,各银行都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成为侵蚀银行利润的重要原因。如工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15.69亿元,同比增长89.7%;建行资产减值损失支出641.23亿元,同比增长62.65%;招行资产减值损失439.52亿元,同比增长99.8%;北京银行资产减值损失53.72亿元,同比增长69.2%。

然而,从净利润总额上看,银行业依然保持了稳健的盈利能力。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招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223亿元、1920.76亿元、1533.70亿元、1378.74亿元、520.4亿元、485亿元、412.21亿元和371.62亿元。

服务国家战略 优化贷款结构

今年以来,尽管银行业的盈利增速持续下滑,但银行业通过对接国家战略和助力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点经济发展规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消费民生等领域的信贷需求,严格控制高风险行业信贷规模,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优化贷款结构。

银行业抢抓“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客户、大项目贷款投放成效明显,对公贷款增量、增速均取得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农行重点城市行贷款投放加快,第三季度贷款增量占比达69%。住房、棚户区改造等民生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新增个人住房贷款2824亿元,创同期最高水平。而中行也加快推进“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设,延伸服务网络,截至9月末,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设立21家分支机构;跟进“一带一路”境外重大项目约310个,总投资额约2900亿美元,中行意向性授信金额约750亿美元。

此外,银行业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强化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仅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打造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农行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为10812.46亿元,贷款增速为10.91%,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1.33个百分点。农行县域金融业务保持较快发展,截至9月末,县域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8509.04亿元,增长7.51%。在832个扶贫重点县贷款余额达5836.4亿元,比年初增加565.3亿元,增幅为10.72%。

与此同时,北京银行扎实践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特色化、差异化服务理念,持续加大对科技企业、文化产业、绿色金融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三季度末,北京银行小微企业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为2350亿元,较年初增加375亿元,增幅达19%。其中,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709亿元,较年初增加71亿元,增幅达11%;文化金融贷款余额为325亿元,较年初增加105亿元,增幅达47%;绿色金融贷款余额为248亿元,较年初增加64亿元,增幅达35%。

业务创新打造新增长点

在经济“三期叠加”背景下,银行业在借力国家战略寻找盈利新增长点的同时,积极提升业务创新能力,以产品创新增加盈利点。

从数据来看,工行以三大平台和三大产品线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正成为推动其经营转型和业务发展的新引擎。据了解,目前工行的网络融资总规模约4500亿元,其中基于客户线上线下直接消费的信用贷款产品“逸贷”客户数约430万户,贷款余额逾2000亿元,互联网贷款产品“网贷通”,贷款余额近2300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金额最大的网络融资产品。

而农行则通过主动对接资本市场,拓展债务融资工具、产业基金等市场化业务加强业务创新。数据显示,农行前三季度通过发债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4566亿元;掌上银行前三季度新增客户2522万户,交易额突破7万亿元,增长118%。

中行持续加强产品和业务创新,首家推出人民币对巴基斯坦卢比现钞直接报价挂牌交易,成功发行台湾地区首笔人民币可转让定期存单,推出自贸区首批跨境同业存单,全球首发人民币债券交易指数,设立纽约大宗商品业务中心和伦敦交易中心,并启动中银航空租赁境外分拆上市计划,开启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幕。

与此同时,中小银行的业务创新也成效显著。以平安银行为例,今年以来,该行致力打造“专业化、集约化、投行化、综合化、互联网化”等差异化特色,三季度平安银行利差水平实现逆市上升。数据显示,平安银行第三季度的存贷差、净利差、净息差均逆市环比提升,分别达到4.83%、2.63%、2.76%。

对此,平安银行行长邵平表示,净息差、净利差的改善从根本上还是得益于商业模式的转型。如,以行业事业部为平台,跳出传统的存、贷、汇思路,帮助客户搭建平台,跨界对接资源,沉淀下来的结算资金就是活期存款,成本相较理财或结构性存款大大降低。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推荐